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jsaet.com/cache/template/602b/48d7/4a2e8645ea44dead7b26.html on line 30

备战氧化铝期货上市系列报告(一)初识氧化铝

来源: 行业新闻 时间: 2024-06-25 22:47:09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上市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将完善电解铝产业链条,使上下游价格传导更顺畅。鉴于此,我们将推出氧化铝期货系列专题报告,供投资者参考。本文主要介绍氧化铝的现货知识及供需基本面状况。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重量),仅次于氧和硅,居于第三位。铝被称为第二金属,其产量及消费仅次于钢铁。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工业金属之一,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拥有非常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氧化铝是铝的稳定氧化物,化学式,在矿业、制陶业和材料科学上又被称为矾土,是一种无毒、无臭、无味的白色粉状或砂状物,其密度3.9—4.0g/,熔点为2054℃,沸点为2980℃,不溶于水,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的两性氧化物。根据主要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冶金级氧化铝和非冶金级氧化铝,其中冶金级氧化铝即作为电解铝冶炼原材料,非冶金级氧化铝大多数都用在刚玉、陶瓷、耐火制品及其他氧化铝化学制品。预计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上市的氧化铝品种只针对冶金级氧化铝。

  地球上金属元素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聚集在矿石中,因此提取金属元素常常要经过“采矿—选矿—冶炼”的过程,最终得到所需的高纯度金属。而原铝(电解铝)的获得一定要经过中间产成品的制备,这一中间产成品就是氧化铝。目前,工业上一般是通过拜耳法或烧结法等工艺对铝土矿进行一系列处理进而得到氧化铝。

  世界上第一个氧化铝工业生产的方法是烧结法。烧结法首先应用的是碳酸钠烧结法,该方法只适合处理低硅优质铝土矿,处理高硅铝土矿则会损失大量氧化铝。随后在碳酸钠烧结法基础上,添加石灰石而演变成碱石灰烧结法,该法有效地解决了碳酸钠烧结法难以处理高硅铝土矿的问题。整体来说,烧结法流程复杂、投资大、能耗高、产品质量略差,但其生产特点有利于利用中国低品位铝土矿,因此碱石灰烧结法在我国得到一定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世界上95%的铝业公司都在使用的工业生产氧化铝方法,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卡尔·约瑟夫·拜耳发明的,被称为拜耳法,其基础原理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铝转化为铝酸钠,通过稀释和添加氢氧化铝晶种使氢氧化铝重新析出,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重新用于处理下一批铝土矿,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拜耳法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由间断连续生产逐渐改进为连续操作,设备上也逐步实现了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和节能化。由于世界各地生产所用铝土矿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基本拜耳法原理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拜耳法。另外,在铝土矿的品位和铝硅比等条件多样化的情况下,氧化铝企业将拜耳法和烧结法进行联合形成了联合生产法,并根据联合方式的不同细分为并联、串联和混联,其中并联和串联法主要使用在在海外氧化铝厂,混联法则是我国氧化铝企业开发并应用的生产工艺。

  全球氧化铝生产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均有分布,目前约有30个国家生产氧化铝。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统计,2020年全球氧化铝产量为1.34亿吨,2012—2020年期间世界氧化铝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48%。其中,中国是产量增速的主要动力,年平均增速达到6.88%,2020年中国氧化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2.82%,而排名第二的大洋洲产量占比约为15.75%。

  全球氧化铝生产企业集中度比较高,其中全球前十大氧化铝生产商合计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80%左右。2019年全球十大氧化铝生产商按照产量统计排序依次是中国铝业、魏桥集团、美国铝业、信发集团、俄罗斯铝业、力拓加铝、锦江集团、南拓32、挪威海德鲁、东方希望。从数量看,中外企业各占五席,其中中国企业集团合计产量5435万吨,占比为58.6%;国外企业合计产量3847.1万吨,占比为41.4%。

  根据阿拉丁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氧化铝建成产能约为8812万吨,较2010年12月的4123万吨翻了一倍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氧化铝产量为7313.2万吨,近十年来平均年度增速为9.97%。分地区来看,我国氧化铝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八个省份,这些省份为上游铝土矿资源富集地以及下游电解铝厂的所在地,其中山东、山西和河南三省合计占据了全国近8成的产能,集中度非常高。

  进出口方面,我国一直是氧化铝净进口国,但2018年,国内外氧化铝最高价差一度达到200美元/吨,氧化铝出口大幅度增长至143.5万吨,而2017年仅为5.6万吨;2018年中国进口氧化铝51.4万吨,同比一下子就下降82.1%,净出口量达92.1万吨。进入2019年后,中国进口氧化铝164.5万吨,出口27.5万吨,重新成为净进口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比较广泛,其中澳大利亚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国,其他还包括印度尼西亚、牙买加、印度、美国、法国、德国、越南和日本。

  我国氧化铝生产企业也较为集中,其中中国铝业、魏桥集团、信发集团、锦江集团和东方希望同样列于全球十大氧化铝生产商,据统计,上述五家企业控股的氧化铝建成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左右。尽管我国氧化铝产能庞大,但随着电解铝产能的不断的提高和国内铝土矿品位及储量的下降,我国氧化铝产能或将遇到一定瓶颈,为了更好地利用海外资源,近年来我国铝企逐渐走出国门,在铝土矿资源发达的国家来投资开矿,并设立氧化铝厂。

  冶金级氧化铝基本用于电解铝的生产,且两者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据国际铝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57.18%。通过对比发现,氧化铝产量分布和电解铝产量分布存在区域错配的现象,因此每年全球氧化铝贸易市场较为活跃。具体来看,亚非地区(包括中国)和欧洲自身氧化铝产能未能满足区域内电解铝生产所需,而大洋洲和南美洲地区电解铝产能无法消化区域内氧化铝产量,因此全球氧化铝贸易大方向是由大洋洲和南美洲向欧洲和亚非地区进行输送,其中大洋洲主要输出国家为澳大利亚,南美洲主要为巴西。国内同样存在氧化铝产能和电解铝产能的区域错配。我国氧化铝产能大多分布在在8个省份,但电解铝生产分布相对较广,将各省电解铝产量占比与氧化铝产量占比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氧化铝输出量前四的省份是山西、广西、河南和贵州,而输入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是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

  根据阿拉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电解铝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8年起,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我国电解铝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电解铝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一大难题。2015年开始,国家加强对电解铝行业的管控,包括严控电解铝产能扩张、鼓励区域内现有电厂和电解铝厂依产业链垂直整合、建立铝材上下游产业联盟、鼓励国内铝企业在境外建设电解铝及铝加工等。2014年以来,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之后保持75%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其中2019年产能利用率达到76%。自电解铝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电解铝产能不断有淘汰、退出、置换、新增等情况出现。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提出,新增电解铝产能将进一步受限,预计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在4500万吨左右。